法律问答

我想问一下:

1:平时上班时间为9:15-17:00,大小礼拜即一周工作5天,下一周工作6天。按照以上工作时间结算,每2周工作时间为85.25小时,是否超过劳动法的规定?

2:公司长期要求加班,如08年12月,09年1月,09年2月,每个月的加班时数均超过80小时。休息也要来加班,公司无法保证我每周一天的休息,而且所有加班均给我们结算调休,不给加班费。常从17:00开始加班至次日凌晨3:00-4:00,让我们回家休息4到5个小时9:15继续让我们上班。关于这样的加班是否符合劳动法规定,劳动法对于加班至次日凌晨是否有必须补休的规定?

3:对于以上加班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我个人正常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我是否可以对公司提出诉讼要求赔偿?如果可以,那么需要哪些方面的证据?如果有时间限制,那是多久?

4:08年江苏无锡职工最低基本工资调为850元,我工资单上基本工资一栏才450元加上福利津贴岗位津贴2项之后才满850。我想问一下福利津贴和岗位津贴是否包含在基本工资之内。

2018-10-16 14:10:11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这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正常情况下每日及平均每周工作时间的最长限度。
    企业实行的工时制度,只要在《劳动法》规定的工时长度内,就是合法的。《劳动法》于1995年1月实施后,国务院于1995年2月作出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规定自1995年5月1日起全国职工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施行有困难的企业,可以最迟延期至1997年5月1日起施行。
    根据这一规定,到1997年5月1日、除因工作性质或生产特点的限制,不能实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以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均应实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
  • 用人单位安排加班应征得劳动者同意,劳动者有权拒绝。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规定,排除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安排加班应当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征得劳动者同意,劳动者有权拒绝加班,知会主管或者安排加班的管理人员即可。  《劳动法》   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出现下面情况,企业是不能以安排补休为由而不支付加班工资的。具体是: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该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报酬。  
    (二)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该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  如果企业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该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如果企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事后安排了补休,就可以不再支付加班工资。  另外需要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加班是要得到劳动者的同意的,但是法律也规定以下四种情况的加班是必须的,不要征求劳动者的意见。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它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遭到严重威胁,需要紧急处理的;  
    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3、必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的;  
    4、为完成国防紧急任务,或者完成上级在国家计划外安排的其它紧急生产任务,以及商业、供销企业在旺季必须完成的生产任务。  现在一些企业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安排职工经常加班似乎已经成为常态,但是职工的休息权利应得到法律的保护。所以,职工在休息日加班就应该得到加班费,而且加班费也应该按法律规定支付。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加班后的工资报酬规定了三种情形: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加班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  职工休息日如果加班的,一定要区分不同情况,要求企业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相应的加班费。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