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国有土地和宅基地的区别是什么

2021-06-01 16: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农村集体所有,由集体给本集体农户分配宅基地,集体成员拥有的是宅基地使用权。那么,国有土地和宅基地的区别是什么?以下就请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国有土地和宅基地的区别是什么

一、国有土地和宅基地的区别是什么

根据《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九条的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根据《民法典》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包括:

(一)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

(二)集体所有的建筑物、生产设施、农田水利设施;

(三)集体所有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

(四)集体所有的其他不动产和动产。

国有土地和宅基地的区别主要在于二者分布的位置不同。国有土地一般分布在城镇,包括城市的土地以及城郊的土地;而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分布在农村。

法律依据

二、农村土地所有权归谁所有

我国的土地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个人没有土地的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也就是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根据《宪法》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三、农村土地没有承包合同怎么确权

农村土地承包是指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承包地不得买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

没有承包合同的土地的确权方式主要有: 

1、承包方对承包关系无异议的,应以代签的承包合同为依据,查实承包农户土地承包关系信息,依据查实后的土地承包信息,补签土地承包合同,补发承包经营权证书,补充完善承包经营权登记备案手续。注意:农户不签土地承包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因缺乏有效的法律证据,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可能得不到法律保护。  

2、有异议的,应提交村民会议审议,采取民主协商、村民自决的方式,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农户家庭土地承包关系后,再进行确权登记颁证。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对国有土地和宅基地的区别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简单解答。国有土地和宅基地的区别主要在于二者所分布的位置不同。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