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宅基地公证怎么办理

2021-06-18 17: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公证具有一定的证明作用,可以成为法院认定事实的依据。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为鼓励农民盘活闲置的宅基地及宅基地住宅,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允许宅基地可以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转让。那么,宅基地公证怎么办理?以下就请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宅基地公证怎么办理

一、宅基地公证怎么办理

1提交公证申请。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并提交宅基地证书和房屋权属证书、个人身份证件及其他相关材料。

2公证事项的受理。公证处对当事人的公证申请,经审查符合公证条件的,予以受理。

3缴纳公证费用。按照公证处提供的收费标准,缴纳公证费用。

4公证事项的审查。公证员在受理公证的同时,必须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发现不完备或有疑义的,应通知当事人作必要的补充,公证处也有权对交易双方进行调查。

5出具公证书。公证处经审查认为符合公证条件的,应当出具公证书。公证书按司法部门规定或批准的格式制作,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公证行为会产生证据上的效力,经公证的事项,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

二、宅基地抵押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1、贷款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没有任何不良信用记录;

2、用于抵押的房屋所有权及宅基地使用权没有权属争议,依法拥有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的权属证明,未列入征地拆迁范围;

3、除用于抵押的农民住房外,借款人应有其他长期稳定居住场所,并能够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4、贷款人所在的集体经济组织书面同意宅基地使用权随农民住房一并抵押及处置;如果是以共有农民住房抵押的,还应当取得其他共有人的书面同意。

三、宅基地住宅抵押情况

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抵押,但是宅基地的使用权不可以抵押。

《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五条第1项规定,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可以抵押。可见,农民以其宅基地上的房屋抵押应当是有效的。但第三百九十九条第2项规定,耕地、宅基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

虽然以宅基地上的房屋抵押是有效的,但是抵押权的效力不能及于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宅基地使用权,一旦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债权人只能以抵押房屋的建筑材料作为动产优先受偿。将房屋拆除后以建筑材料还债,这无疑大大降低了房屋的价值,也是一种浪费。而且,最高法院曾专门作出规定:“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据此,用农村房屋设定抵押,债权人实现抵押权也存在障碍。另外,国土资源部“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的规定,限制了农民对房屋的买卖。因此,金融机构等债权人一般不愿意接受借款人用农村房屋设定抵押。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对宅基地公证怎么办理?”这个问题的简单解答。对宅基地进行公证需要提交公证申请并交纳公证所需要的费用,等待公证机构的审核。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