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强行占有他人财产怎么判

2021-07-13 16: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国法律保护民事主体财产等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对于无权占有他人财产的,权利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情节严重或涉及财产数额较大的还可能触犯刑事法律。那么强行占有他人财产怎么判?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具体解答,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强行占有他人财产怎么判

一、强行占有他人财产构成什么罪

强行占有他人财产可能会构成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交出的行为。

非法侵占构成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1、它客体是私有财产所有权,也就是行为人自己所持有的他人财产的所有权或脱离物主占有的他人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的行为。

3、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占有的财物为他人合法所有,自己按法律或依约定有义务将该财物交还他人(财物所有人),但故意拒不交还。

二、强行占有他人财产怎么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之规定,将自己代为收管的他人财物或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或退还的构成侵占罪。

如果强行占有他人财产构成侵占罪的,根据法律规定,一般会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其中:数额较大是指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数额巨大是指十万元以上。

需要提醒的是,各地方可以依据当地的经济水平拟定数额后报最高院审批。

三、盗窃罪和侵占罪的区别是什么

盗窃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数额较大公私财物或多次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侵占罪和盗窃罪都以他人财物为对象,都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主观上都是出自故意,并都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这是二者的共同之处。但是,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1、犯罪主体不同。侵占罪的主体则是特殊主体,即持有他人财物的已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该罪的主体。

2、犯罪故意的内容和时间不同。侵占罪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以非暴力的手段非法占有自己业已持有的他人财物,且犯罪故意只能产生于持有他人财物之后;盗窃罪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以不为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知道的秘密方法非法获取他人财物,且犯罪故意只能产生于非法获取他人财物之前。

3、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侵占罪的手段既可以是秘密的,也可以是公开或半公开的,而且必须是拒不退还或交出他人财物的,才构成犯罪;盗窃罪的手段只能是秘密的手段,而且即使窃取他人财物之后又主动退还的,也已构成犯罪。

4、行为对象不同。侵占罪的行为对象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及遗忘物、埋藏物,且不限于动产,不动产也可能成为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第一款侵占罪的行为对象;盗窃罪的行为对象是他人的动产。

恶意侵占他人财产构成侵占罪的,属于刑事案件中的自诉案件,被害人可以通过刑事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对“强行占有他人财产怎么判”的解答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知识。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