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什么是准共有

2021-01-15 16: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如果甲和乙双方,共同在一片土地上建了一栋楼收租,土地是国家所有的,甲乙双方对土地有用益物权,甲乙双方对租赁所产生的收益共同享有,那么甲乙的行为构成准共有。那么什么是准共有,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准共有

  一、 什么是准共有

  准共有,是指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共有一项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共有在其本来意义上为数个权利主体共享一个所有权的状态,但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如地上权、地役权、抵押权等物权,渔业权、水权等准物权以及著作权、专利权等无体财产权等也可为数人所共有,传统民法认为此类共有法律关系与所有权的共有并无差别,因此对于此类财产权的共有,无论其为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均准用所有权共有的规定。但法律特别规定不得准共有的,不在此限。

  1、准共有的权利是所有权以外的其他财产权;

  2、准共有适用共有的基本原理;

  3、准共有优先适用关于该权利立法的特别规定。

  二、 准共有的法律特征

  第一,准共有的标的物是所有权之外的财产权,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等。亦即,准共有的客体只能是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人格权和身份权等人身权不可以作为准共有的客体或者标的。

  第二,准共有即准用共有的有关规定,各人就所有权之外的财产究竟是准用共同共有还是准用按份共有,应视其共有关系而定。

  第三,准共有准用按份共有或共同共有的前提,是规范该财产权的法律没有特别规定。如果有,则首先适用该特别规定。

  三、 准共有与共有的区别

  准共有是相对于共有而言,共有针对的是所有权,而准共有针对的是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比如共同享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共同享有用益物权,等等。

  就共有定义本身而言,按照概念理解,共有不仅包括所有权共有,而且还包括其他财产权共有,如对他物权的共有,这种共有在民法理论上叫准共有。关于此,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立法中多有规定,我国民法典也确立了准共有,并规定,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同享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可见我国民法典承认了对他物权的共有,即准共有。在民法学理论上,所谓准共有,是指数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什么是准共有的相关内容,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准共有的权利多出现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