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子女是否享有父母宅基地居住权

2021-08-24 14: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农民集体所有,法律对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作了明确规定,同时,宅基地不能单独继承,但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以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那么子女是否享有父母宅基地居住权?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具体解答,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子女是否享有父母宅基地居住权

一、子女是否享有父母宅基地居住权

民法典规定,抚养未成年或者不具有独立生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所以需要被抚养的子女,对父母房屋享有居住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六条 【居住权的定义】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的抚养义务和子女的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二、申请宅基地的条件

1、农村村民需要使用宅基地的,应当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由村民委员会公布并提交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经讨论同意并公布后,逐级报乡(镇)土地管理机构、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和县(市)人民政府审批。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村民委员会应当公布批准使用的宅基地。

农村村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宅基地:

(1)因子女结婚等原因确需分户,缺少宅基地的;

(2)外来人口落户,成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宅基地的;

(3)因发生或者防御自然灾害、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进行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搬迁的。

2、农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使用宅基地:

(1)年龄未满十八岁的;

(2)原有宅基地的面积已经达到规定标准或者能够解决分户需要的;

(3)出卖或者出租村内住房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依据《民法典》规定,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责任。所以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对父母宅基地上房屋享有居住权。

三、居住权的法律特征

1、居住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公民,即有合法依据而占有房屋的公民。

2、居住权的客体只限于房屋。如出租人的房屋。

3、居住权属于一种用益物权。居住权人对房屋的使用应限于居住的目的。属于支配权的一种。

4、居住权的取得应有法定的依据或有关合同的约定。

5、居住权的取得应办理登记手续,并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未成年的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享有父母宅基地上所建房屋的居住权。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对“子女是否享有父母宅基地居住权”的解答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知识。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