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股份质押合同的生效要件

2021-08-30 08: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股份是公司成立后,原始地获得股权所包含的内容,这过程中往往需要签订相关的合同。那么股份质押合同的生效要件?为了解答这方面的相关问题,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来一一为您解答,希望能解答您心中所惑,对您有所帮助。
股份质押合同的生效要件

  一、股份质押合同的生效要件

  (一)股权需具有可转让性。

  (二)必须签订书面股权质押合同。

  (三)必须办理出质登记。

  (四)禁止预设流质条款。

  股权质权的设定及股权质权的效力,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

  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股票出质后,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可以转让。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质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

  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适用公司法股份转让的有关规定。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

  二、股权质押的合同形式

  股权质押合同是一种要式合同。《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三条 【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质权设立及转让限制】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基金份额、股权出质后,不得转让,但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基金份额、股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可见,在我国,股权质押只能以书面的形式方可设立。这是个强行性规定。

  三、股权质押的登记要件

  质押合同是一种实践性合同。即质权的成立,不仅需要当事人订立契约,而且以交付标的物为必备条件,质押以出质人将质物转移占有给质权人为生效要件。但在股票质押中,我国《民法典》并未规定以股票交付质权人占有为必备条件,主要是因为目前股票已无纸化,股票的储存及转让都通过电脑控制运行。因而《民法典》第443条规定,以股票出质的,应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由于股份全部托管于证券登记公司,所以双方办理出质登记,且登记机关出具书面证明为质押合同生效的法律要件,视为转移占有质物,未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双方订立的质押合同只是成立而非生效。由此可见,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质押不以纸质的股票凭证的转移占有为要件,而是以登记为要件。原因是既然没有质物转让的可能,也没有权利凭证转让的可能,那么借助登记是必要的。登记之后实际上就实现了将股票交易冻结的结果,因此设质人将无法将设质股票进行交易,从而有效的预防了设质人私下交易股票的可能。

  股份质押合同的生效要件的内容如上述找法网小编呈现的正文所示。综上所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股票出质后,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可以转让。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我们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