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股权质权手续

2021-08-25 13: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股权是一个人在公司拥有权力多少的重要标志,但是有需要为了使自己的债务能够得到保障,需要将股权质押出去。这样既能使对方相信,也能使自己办事更加顺利流畅,股权质权需要一定的资料,那么股权质权手续是什么?以下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股权质权手续

  一、股权质权手续

  股权质押的法律手续:

  (一)前期工作

  1、了解出质人及拟质押股权的有关情况

  ⑴出质人的出资证明书、股份或股票。

  ⑵出质人如为自然人,应提供有关身份的证明;如为法人,应提供营业执照及其它有关文件。

  ⑶出质人如为法人,另须有法人董事会同意股权出质的决议。

  ⑷出质人应提供有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股权出资而出具的验资报告。

  2、出质的股权如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须有该公司过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出质的决议。

  3、了解拟出质股份是否有瑕疵,即是否有禁止出质的情况。出质人应出具对拟质押的股权未重复质押的证明(若重复质押,需有质权人出具的同意函)。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应了解拟出质的股权是否有下列情况:

  ⑴记名股票于股东大会召开前三十日内或者公司决定分配红利的基准日前五日内,不得进行股东名义的变更登记;

  ⑵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内不得转让的;

  ⑶公司董事、监事、经理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在其任职工期间内不得转让的;

  ⑷股东的股份自公司开始清算之日起不得转让的;

  ⑸公司员工持有的公司配售的股份,自持有该股份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的;

  ⑹国家拥有的股份的转让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

  ⑺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转让的。

  (二)签订质押合同或背书质押。

  (三)权利的实现。

  二、股权质押之后谁来行使股东权利

  股权质押又称股权质权,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按照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有关担保的法律制度的规定。

  一般观点认为,以股权为质权标的时,质权的效力并不及于股东的全部权利,而只及于其中的财产权利。换言之,股权出质后,质权人只能行使其中的受益权等财产权利,公司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非财产权利则仍由出质股东行使。

  三、股权质押合同是否以登记为生效要件

  股权质押在没有登记证明之前是不成立的,质押合同并没有任何法律效力,所以它属于登记生效制度。登记生效制度是指只有在主管部门依法登记后,法律规定的事项还会生效。

  股权质押又称股权质权,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所以质押合同应该要去相关部门登记。

  以上就是关于股权质权手续的有关内容,根据相关规定股权质权需要具备有关资料,有时候还需要经过公司其他股东的开会同意,并且确定你的质权行为没有侵犯公司或者他人的权利方可进行,这些步骤缺一不可。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