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物权的客体可以是权利吗

2021-08-10 11: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们知道物权,比如车子,谁买的,登记在谁名下的,那么物权所有权就是那个人。那么,民法典物权的客体可以是权利吗?权利也可以作为物权的客体,法律上是怎样定义的?物权的取得是如何分类的?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解析。
民法典物权的客体可以是权利吗

一、民法典物权的客体可以是权利吗

民法典规定,法律规定的权利可以作为物权的客体,而物权的客体还包括动产和不动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四条 【物权的定义及类型】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第一百一十五条 【物权客体】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二、物权的取得有哪些分类

物权取得可细分为不动产物权的取得、动产物权的取得、用益物权的取得。

某些法律事实能够引起这三种物权的发生,某些法律行为仅能引起其中一种或二种物权的发生。能够取得不动产物权、动产物权、用益物权的法律事实主要有以下行为和事实:

(一)合同。通过买卖、互易、赠与取得物权。

(二)善意取得。受让人基于对不动产登记、动产占有的信赖,以对价善意受让不动产、动产的物权,纵使出让人无转让的权利,受让人依然能够取得该不动产、动产的物权。

(三)继承、遗赠。公民死亡后,继承人、受遗赠人取得遗产的物权。公民死亡的时间,是继承人、受遗赠人取得遗产物权的时间。

(四)赔偿、补偿。通过获得赔偿、补偿取得物权。

(五)判决、裁决。通过人民法院判决、仲裁庭裁决取得物权。判决、裁决生效的时间是当事人取得物权的时间。

(六)划拨。通过划拨取得物权。

(七)时效。通过取得时效取得物权。

三、善意取得制度是什么

善意取得制度是指无权处分人将其财产有偿转让给第三人,如果受让人取得该财产时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将依法即时取得对该物产的所有权的一种法律制度。

善意取得制度在商品交易在更广泛的领域中进行,能够均衡所有权人和善意受让人利益。善意取得制度有关于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和关于不动产是否适用善意取得这两方面的研究。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民法典物权的客体可以是权利吗的相关法律知识,物权是对世权、绝对权,物权人有排除他人干涉其物权行使的权利,物权人对标的物的支配是完整而全面的,包括使用、收益、处分、占有。若大家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咨询,找法网律师将为您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