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国有土地是否能出让给自然人

2021-08-10 15: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大部分土地都归国家或集体所有。想要获得国家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程序进行转让或出让。那么国有土地的出让拍卖等,自然人也能参与吗?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国有土地是否能出让给自然人的相关内容。
国有土地是否能出让给自然人

一、国有土地是否能出让给自然人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采取出让或者划拨等方式。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应当采取招标、拍卖等公开竞价的方式出让。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主体,为一般主体,境内外法人、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都可以依法取得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因此国有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可以出让给自然人的。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合同需具备哪些内容

通过招标、拍卖、协议等出让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和住所;

(二)土地界址、面积等;

(三)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占用的空间;

(四)土地用途、规划条件;

(五)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

(六)出让金等费用及其支付方式;

(七)解决争议的方法。

三、自然人使用国家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期限

按照土地的不同用途,每一块土地的实际使用年限,在最高年限内,由出让方和受让方双方商定。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为:

(一)居住用地70年;

(二)工业用地50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

(四)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五)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由此可见,国有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可以通过招标、拍卖、协议等方式出让给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至于使用年限则根据土地的用途来决定的,一般常见的住宅只有70年。以上便是找法网编辑为您带来关于国有土地是否能出让给自然人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