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特许物权的种类有哪些

2021-01-20 17:5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一般情况下我国用益物权只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四种,但是民法典还规定一些特许物权,这些特许物权也是属于用益物权。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特许物权的种类有哪些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特许物权的种类有哪些

  一、特许物权的种类有哪些

  特许物权,是指经过行政特别许可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获得收益的准物权。由于它是基于开发、利用土地之外的自然资源而享有的权利,故我国学者也将其称为自然资源使用权。例如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

  二、特许物权的种类

  1、特许物权的标的是自然资源而不是土地本身。不动产用益物权的客体是土地的本身,是对土地的利用.因此其标的物在法律上被视为不可消耗物。权利人是在保持标的物原来状态下进行使用,并不是为厂在标的物上直接取得自然状态的初级产品。而特许物权的客体并不是土地本身,而是对土地上附属的自然资源的利用。因此,特许物权的标的物在法律上属于消耗物,在一般情况下,权利人不是对自然资源的反复使用,而是在不改变自然资源物质属性的前提下,直接作为初级产品而取得其所有权等权利。尽管自然资源附着于土地,其权属界定一般与土 地的权届界定密切相关,但这既不会影响特许物权的存在,也不会影响其他不动产用益物权的行使。所以,特许物权的权利标的并非表现为不动产的形态,不是直接占有和控制不动产,而是表现为实施行政特别许可的某种行为。

  2、特许物权的权利行使方式是对自然资源的摄取和开发行为。不动产用益物权的行使方式表现为对土地或者建筑物等不动产长期的实际占有和利用并获得收益,并不是对不动产本身的摄取和开发。其行使的前提是对不动产行使实际的占有和控制,在此基础上进行排他性的占有和利用。而特许物权的行使方式是在特定的土地上进行有目的的、可间断的摄取、开发和检测行为,表现为对特殊资源的检测(如探矿权)、独立利用(如养殖权和捕捞权)和摄取(如取水权、采矿权)等,其行使的对象是具体的资源,如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因此,权利人对具体的自然资源并不享有物权意义上的控制权,因为对于他而言,谁享有自然资源的物权并不重要,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才是其目的。

  3、特许物权一般不具有物权的排他性效力。一般的不动产物权具有排他性,法律赋予水动产物权人有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依据一物一权原则,在同一不动产上不允许相同类型的权利同时存在。但特许物权并不受这一规则的限制,可以同时允许相同种类的特许物权存在于同一自然资源上,如对同一水资源同时赋予若干主体享有取水权,对同一森林同时赋予若干主体享有狩猎权等。

  4、特许物权的取得方式是行政许可。一般物权的取得基本上是依据法律行为,当事人通过合同方式取得用益物权。但特许物权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权,这种权利的取得必须经过自然资源的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方可取得,因而特许物权一般依据特别法而设立,未经许可,权利人不能享有特许物权。

  5、特许物权的设定目的具有一定的公法意义。传统的不动产物权主要是确定不动产的归属和利用,其价值目标是对不动产本身的占有和利用作出法律调整,因而具有传统的私法意义。而特许物权的权利目的不在于对不动产本身的归同和利用进行界定.而是在不动产已存在合法物权人的情形下,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设定特许物权,既准许使用人能够开发自然资源,获得利益,又能够保证自然资源合理和可持续地利用,因而特许物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法的意义。

  三、特许物权的性质

  特许物权的性质存在很大的争议:

  1、否定说:特许物权不属于用益物权,是一种独立的权利。

  2、肯定说:特许物权属于用益物权。(民法典采纳的观点)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特许物权,是指经过行政特别许可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获得收益的准物权,例如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特许物权的种类有哪些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