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相邻权纠纷与侵权纠纷的区别

2021-08-31 10: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日常生活当中,邻居之间偶尔发生矛盾是是正常不过的,但这也成了生活中发生纠纷最多的种类之一,很多人也认为邻居之间的相邻权纠纷是侵权纠纷。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将给大家介绍的是相邻权纠纷与侵权纠纷的区别有哪些?欢迎大家阅读。
相邻权纠纷与侵权纠纷的区别

一、相邻权纠纷与侵权纠纷的区别

从侵权行为与相邻关系概念与特征来看,两者间存在一定的区别。

侵权行为是侵害他人财产利益、人身利益和精神利益的不法行为,而相邻关系却是根据法律规定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适法性;

侵权行为能够造成他人合法权益损害的法律后果,这种损害后果是不能容忍的,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相邻关系虽然也会使相邻权利人的财产权利受到限制,但这种限制是必要的、合理的;

侵权行为是行为人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错是判定其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并承担民事责任的重要因素,而相邻关系中相邻权利人行使权利时主观上并无过错;

侵权行为的行为人均应承担民事责任,而相邻关系中的权利人对于轻微妨害则有容忍义务,只有造成实际损害才承担赔偿责任。

二、怎么处理相邻关系纠纷

如遭遇相邻关系纠纷时,建议依次采取以下措施以妥善化解矛盾并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先行和解。人们通常能自主选择住宅的地段、层次、朝向,却无法选择邻居,因此邻里之间应和为贵,凡事多商量、互敬互让。

2)让物业服务公司出面进行调解。如果双方沟通不畅,发生纠纷的缘由又在物业服务公司的职责范围之内,让物业服务公司出面调解通常能有效防止矛盾激化。

3)善于借用社会第三方力量。如果双方分歧较大,物业服务公司出面调解也不能解决矛盾,则可以向当地居委会、房管所、司法所等机构寻求帮助。上述机构都具有调解职能,且通常都配备了较有经验的专职或兼职调解员。

4)诉讼。如果通过上述途径均不能解决矛盾,则诉讼为最后一救济途径。诉讼的优点是具有权威性和强制力,但缺点是成本较大、不够便捷,所以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不要选择诉讼作为解决邻里纠纷的唯一方式。

《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九条【处理相邻关系的法律依据】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三、相邻关系纠纷包括哪些

(一)通风、采光、通行等传统相邻关系纠纷;

(二)以管线铺设等诉求为代表的空间相邻关系纠纷;

(三)区分所有建筑物相邻关系纠纷;

(四)相邻环保纠纷;

(五)相邻权利人扩张解释现行法所致的相邻关系纠纷。

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相邻权纠纷与侵权纠纷的区别的内容。侵权行为能够造成他人合法权益损害的法律后果,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相邻关系虽然也会使相邻权利人的财产权利受到限制,但这种限制是必要的、合理的。对此,大家若还有疑问,可以咨询找法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