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宅基地继承是怎样的

2021-11-13 13: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自古以来,农民与土地的联系在一起的,土地是农民的根,是生存的根本所在,其中,宅基地更是农民居有定所的重要保障,我们知道人是会死亡的,而土地是永远存在的,那么,宅基地继承是怎样的呢?我国相关法律是怎样规定的?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解析。
宅基地继承是怎样的

一、宅基地继承是怎样的

农村宅基地不能继承。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使用权属于房屋所有人,农村村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是基于“村民”的特定身份取得,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权,不能随意对宅基地进行处置。

所以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不能被继承。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公民个人所有,可以继承。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的“地随房走”的原则,公民继承了房屋,当然可以使用房屋所占的宅基地。所以你不能单独继承你父亲的宅基地,但你可以继承你父亲的房屋并且继续使用这块宅基地。

二、宅基地纠纷怎么解决

(1)协商解决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公民之间发生的宅基地纠纷,应当先通过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

(2)行政解决

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侵犯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犯、赔偿损失。

(3)司法解决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这表明公民之间就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发生的纠纷,先经过有关行政机关的处理,对于处理决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对于侵犯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被侵权人可以不经行政机关的处理,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此外,宅基地纠纷还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来解决。人民调解是指在调解委员会(包括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进纠纷当事人互相谅解,平等协商,从而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

三、宅基地上扩建的房屋归谁

第一种,父母在世时翻建的。这种情况下,对于多出的房屋,要看扩建人和父母有没有相关的约定。如果有约定,不管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应该按照约定来处理;如果没有特别约定,由于这个房子宅基地的登记使用权人是父母,原则上应该归父母所有。

第二种,父母去世以后翻建。这种情况下,虽然父母原有的三间房灭失了,重新进行了扩建翻建,但是这三间房的遗产性质并未改变。父母的三间房,仍然作为遗产处理。另外扩建出来的四间,因为是父母去世以后建造的,原则上应该是谁建造就归谁所有。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宅基地继承是怎样的相关法律知识,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不能被继承。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公民个人所有,可以继承。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的“地随房走”的原则,公民继承了房屋,当然可以使用房屋所占的宅基地。若大家还有问题,欢迎上找法网咨询,找法网律师将为您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