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物权的原始取得方法

2021-11-07 10: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们生来就各种各样的权利,物权就是其中,对物体的支配,他人不得随意侵犯,但是物并不是一开始就属于自己的,是要经过合法途径。那么物权的原始取得方法呢?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物权的原始取得方法

一、物权的原始取得方法

物权的原始取得方式有如下方式:

1、劳动生产。

2、公法方式包括征用、没收、罚款、罚金等。

3、先占、拾得、发现、添附、时效取得、善意取得。

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之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

二、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的区别

原始取得,是非因他人既存的权利而是基于法律规定直接取得的所有权。先占、生产、附合、加工、添附、法院判决、公用征收、没收、罚款、房屋的建造、围海造田、树木的栽种、罚没物的法定归属等都是原始取得。

继受取得,是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所有权。如买卖合同、赠与合同、互易合同等属于继受取得。

简单来讲就是要看,获得的这个所有权是从他人那取得的,还是自己就享有的。是从他人那来的,就是继受取得;是基于法律规定就享有的,是原始取得。

物权的取得有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之分,前者是指不以他人的权利及意思为依据,而是依据法律直接取得物权,如因先占、取得时效取得一物的所有权;后者是指以他人的权利及意思为依据取得物权,如因买卖、赠与取得物的所有权。继受取得又可分为创设与移转两种方式。房屋所有人在自己的房屋上为他人设定抵押权就是创设,出卖、赠与则是移转。

这两种取得方式的根本区别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原始取得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继受取得必须要有原始所有人和受领人的意思表示,即双方合意。

继受取得一般通过事件的发生或民事法律行为的实施而取得物权。继受取得正常和有效的行使往往需要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原所有人转让所有权的意志为依据,从权能的行使来看往往受制于原所有人。

原始取得也称最初取得,依这种方式取得的所有权是单独的,或者是原来无所有权,或者与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意志无关。法律|敎育网编辑整理一般认为,前者包括劳动生产、收取孳息、没收财产、先占、拾得遗失物或发现埋藏物在没有所有人的归属、添附以及善意取得等;后者包括征收等行为。

因为房屋产权的取得与不动产物权的取得和法律上其他权利的取得一样,在法律中分为了原始取得和法律行为取得两种,同时后者也被称为继受取得,在区分两种取得方式时也是会根据最初取得财产的所有权或不依赖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财产的所有权。

三、物权的原始取得是什么

物权的原始取得又称物权的固有取得,是指民事主体非依据他人的权利及意思表示而直接依据事实行为取得物权。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物权的原始取得方法"的相关知识,原始取得都是合法的法律行为,而且需为固体。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