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中房屋产权证书中权利性质有哪些

2022-02-19 14: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为了保障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不动产登记制度,只有经过登记的房屋才属于当事人,才可以对抗第三人。那么民法典中房屋产权证书中权利性质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法典中房屋产权证书中权利性质有哪些

  一、民法典中房屋产权证书中权利性质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房屋产权证书中权利的性质包括独有和共有两种,独有是个人享有房屋所有权。而共有是两个以上人享有房屋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九十七条 【共有及其类型】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组织、个人共有。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第二百九十八条 【按份共有】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按照其份额享有所有权。

  第二百九十九条 【共同共有】共同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共同享有所有权。

  二、房产证上的使用权面积是什么

  土地使用权面积是指房屋所分摊的所在土地使用权的面积,这个面积相对来说数值较小,一般情况按房屋一层的面积计算,再按照这幢楼的所有户的建筑面积分摊所得。

  使用权面积等于各功能使用空间墙体内表面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可能很多人说这就是室内地毯面积吧,差不多,只是要将各门洞下面的部分扣除。

  (一)各产权户的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配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为整幢建筑服务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

  (二)套(单元)与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土地使用权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分摊土地使用权面积=房屋建筑面积/楼房总建筑面积×楼房占地面积。

  房产证上的使用权面积表要包括:把整幢建筑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不应分摊的建筑面积等基本数据告知购房人,以便购房人通过这些数据求出其他数据,以明确自身的权益;开发商也应把购房人应分摊的公有公共部位的面积总值及各构成项目的面积加以列明,以备购房人查验和监督。

  三、房产证是不是产权证

  买房人即使交了房款,办了入住手续,但从法律意义讲,房子还是不属于买房者所有。《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实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制度,房屋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并对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力的惟一合法凭证。房产证是不是产权证?房产证,是指购房者通过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权,可依法对所购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证件。即《房屋所有权证》,是国家依法保护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房屋所有者凭证管理和使用自己的房屋。房产证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共有权证,在通常意义上,房产证是房屋所有权证的简称,是由不动产登记机关发放的证明房屋所有权归属的书面凭证。产权证比房产证范围大的多,房产证仅仅是产权证之一,房产证是指房屋的所有权证,产权证是指对任何物权的凭证,就房产买卖合同纠纷而言,产权证指的是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法典中房屋产权证书中权利性质有哪些的相关知识,综上,我们知道,房屋产权证书中权利的性质包括独有和共有两种。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