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房贷抵押合同什么时候签

2021-04-07 17:2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相信绝大多数人在买房的时候会选择贷款买房,一方面是很多人没有足够的钱去全款买房或者不想全款买房,另一方面是贷款买房能够降低通货膨胀的风险,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地介绍房贷抵押合同什么时候签。
房贷抵押合同什么时候签

  一、房贷抵押合同什么时候签

  购房合同是等网签后才签订的,签署后交到房管局备案,之后才会发放手中,只要已经备案,而开发商从房管局取回了,那么就可以拿到购房合同,所以就需要咨询开发商,看其何时办理完备案手续。

  一般备案的时间:客户签订商品房购房合同后,开发商会将购房合同集中递交到房管局进行备案,此过程一般需要三十天时间。但是如果客户为按揭购房,待合同在房管局备案完成后,还需再将客户的所有贷款资料递交给按揭银行进行审核,办理抵押贷款手续,此过程的办理时间一般也需要三十天左右(视不同银行工作情况而定)。

  待以上手续全部完成后,签约中心会通知客户领取购房合同。贷款合同的领取是需要申请的房贷已经由银行发放了,打到了买家的账户中,表明开始正常开始还贷时,才能去银行领取的。

  所以此时在收房前,先核实您的合同是否已经备案,如果已经备案,而款项是否仅仅只是等待放款中,那么是可以正常收房的。

  二、房屋抵押权办理流程是怎样的

  1、提交材料;

  2、房屋交易大厅受理材料;

  3、十个工作日领证。

  (1)抵押权设立登记

  1、登记申请书原件;

  2、申请人身份证明;

  3、房屋所有权证(原件及复印件),共有的房屋还需提交共有权证(原件及复印件)、共有人同意抵押的书面意见原件(共有人共同签订抵押合同的除外);按份共有的房屋,以其所有份额设定抵押的,可不提供其他共有权人的共有权证及共有人同意抵押的书面证明;

  4、国有土地使用证(整宗房地产);

  5、主债权合同原件、抵押合同原件;

  6、未办理抵押权预告登记的,申请房屋转移登记和抵押登记一并办理的,提交抵押权人签署的领取房屋他项权证后向借贷人放款的具结原价;

  7、以已购公有住房抵押的,提交原购房合同,其中央产已购公有住房抵押的,提交央产房上市出售确认表原件;

  8、抵押当事人认定的已销售和办理转移登记房屋的清单原件(房地产开发项目)。

  (2)抵押权转移登记

  1、登记申请书原件;

  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3、房屋所有权证;

  4、房屋他项权证书原件;

  5、主债权已转让的证明文件原件及房屋抵押权转让协议原件。

  (3)抵押权变更登记

  1、申请人应与房屋他项权证、房屋登记簿记载的房屋抵押人、抵押权人一致;申请变更的内容应与提交的有关变更抵押权登记内容协议约定的事实一致;涉及房屋登记内容的应与房屋所有权证、房屋登记簿记载一致;

  2、变更担保债权数额以及抵押顺位发生变化的,如有其他抵押权人,应提交其他抵押权人同意的书面文件原件;

  3、无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查封、异议登记等限制权利的情况。

  需提交的材料:

  1、登记申请书原件;

  2、申请人身份证明;

  3、房屋他项权证书原件;

  4、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证原件(涉及房屋登记内容的)或者变更前的房屋所有权证原件(房屋变更登记和抵押变更登记一并办理的);

  5、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变更抵押权的书面协议原件;

  6、被担保债权的数额或顺位发生变更的协议(原件,被担保债权或者顺位变更);有其他抵押权人的,还应当提交其他抵押权人的书面同意文件原件。

  (4)抵押权注销登记

  1、登记申请书原件;

  2、申请人身份证明;

  3、房屋他项权证书原件;

  4、房屋所有权证原件;

  5、解除抵押权的协议原件或者生效法律文书。

  三、房屋抵押申请人身份证明是怎样的

  1、本市居民:居民身份证(未成年人申请房屋登记可提供户口簿);

  2、外省市居民:居民身份证,未成年人申请房屋登记可提供户口簿;

  3、军人:居民身份证。或军官证,或文职干部证,或士兵证,或学员证,或军官退休证,或文职干部退休证,或离休干部荣誉证;

  4、港澳居民: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或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同胞回乡证,或居民身份证;

  5、台湾同胞:台湾同胞来往大陆通行证、旅行证或经确认的居民身份证明;

  6、华侨: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和国外长期居留身份证件;

  7、外籍人士:经公证认证的身份证明或护照和外籍人士在中国的居留证件(无外国人居留证件的,提交中国公证机构共证的护照中文译本原件)。

  综上所述,房屋贷款抵押合同一般在一到两个月内可以签订,因为需要进行资料的审批,所以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最后银行放款后就可以正式还房贷了。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房贷抵押合同什么时候签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