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中公寓房居住权是多少年

2022-11-07 16: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法典中公寓房居住权一般是40年,民法典规定,居住权是由房屋所有人设立的,所以公寓的居住权具体多少多少年,可以与房屋所有人签订的居住权合同进行协商约定。
民法典中公寓房居住权是多少年

  一、民法典中公寓房居住权是多少年

  民法典中公寓房居住权一般是4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40年,到期后可以根据当时的地价水平补缴土地出让金,再次申请土地使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业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

   (五)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二、居住权的设立方式有哪些

  居住权的设立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签订合同。当事人订立居住权合同是设立居住权最主要的形式。通过订立居住权合同设立居住权的,必须到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2.建立遗嘱。住宅所有权人可以以遗嘱的方式为他人设立居住权,即住宅所有权人在自己的遗嘱里明确为他人设立居住权。找法网提醒您,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包含以遗嘱继承方式设立居住权和以遗赠方式设立居住权两种情形。

  3.法院判决。除规定的以合同和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外,居住权还可以通过法院判决的形式设立。

  三、居民权有哪些法律特征

  居民权具有法律特征如下:

  1.居住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公民,即有合法依据而占有房屋的公民。

  2.居住权的客体只限于房屋。如出租人的房屋。

  3.居住权属于一种用益物权。居住权人对房屋的使用应限于居住的目的。属于支配权的一种。

  4.居住权的取得应有法定的依据或有关合同的约定。

  5.居住权的取得应办理登记手续,并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