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担保法中哪些财产可以抵押

2023-01-20 14: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担保法已废除,民法典中可以抵押的财产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人的房屋;划拨国有土地上的房屋;依法取得所有权益的房屋含附属物;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经过土地管理部门批准等。
担保法中哪些财产可以抵押

  一、担保法中哪些财产可以抵押

  担保法已废除,民法典中可以抵押的财产如下:

  1.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2.建设用地使用权;

  3.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

  4.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

  5.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

  6.交通运输工具;

  7.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

  二、哪些财产不可以拿去抵押

  不可以拿去抵押的财产如下:

  1.土地所有权;

  2.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3.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

  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三、房产典当与房产抵押有什么区别

  房产典当与房产抵押的区别如下:

  1.对借钱方的要求不同。办理房产典当,要求只能是房产一切者的本人才能办理,不能由另外的人代办。而房产抵押贷款而能是申请人本人,也能是房产一切人以外的人办理。

  2.办理贷款的方式不一样。办理房产抵押贷款,只需要办理抵押担保的手续,而房屋能自己继续使用。而办理房产典当,相当于质押贷款,需要在房产典当的期间将房子封存起来,并置于典当行的监管之下。

  3.评估方式不一样。找法网提醒您,房产抵押贷款前期评估比较复杂。而房屋典当一般不视察典当人是否有还款能力,主要是要求没有产权纠纷,看房产的价值。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