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限

2021-05-17 10: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因为很多事情而产生民事纠纷,遇到纠纷的时候我们都会及时的解决,这样才能化解矛盾,但是我们在处理纠纷的时候要采取合法的手段,可以私下调节,也可以起诉解决,寻求法律援助。那么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限是多久?下面就让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限

一、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限

1、普通诉讼时效:

指除特别规定外,在一般情况下,法律对受到侵害的民事权利予以保护所适用的诉讼时效期间。《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最长诉讼时效:

指法律对受到侵害的民事权利予以保护的最长期限。《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民事诉讼时期的计算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这是法律对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和特别诉讼时效期间计算的原则性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法律对其保护的期限自当事人实际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时开始计算;如果当事人虽然实际上并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但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人都可以发现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只是由于当事人自己的疏忽而没有发现,即当事人应当知道而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则从当事人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时开始计算。

在下列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方法是:

(1)附条件、附期限的请求权,从条件成就、期限到来时开始计算 ;

(2)有履行期限的请求权,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时开始计算 ;

(3)无履行期限的请求权,从权利人可以行使权利之时开始计算 ;

(4)因违约行为而发生的强制实际履行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和违约金请求权,从违约行为成立之时开始计算 ;

(5)因侵权行为发生的请求权,从受害人知道有侵害行为及加害人之时开始计算 ;

(6)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计算 ;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伤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计算。

最长诉讼时效期间,无论权利人是否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均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

三、民事诉讼的除斥期间

除诉讼时效制度外,法律还规定有除斥期间。所谓除斥期间,是指法定的权利固定存续期间,权利人在该期间不行使权利,该期间经过后即发生权利消灭的法律效果。除斥期间为固定的不变期间,不存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问题。因而,权利人如欲保全自己的权利,就必须在除斥期间内行使权利,否则,该期间经过后,权利人的实体权利本身便发生消灭。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26条规定:“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权利,自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二年不行使而消灭。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权利,自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五年不行使而消灭。”该条规定的期间即为除斥期间。因而,保险事故发生后,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必须在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五年内请求保险人给付保险金;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必须在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二年内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超过上述期间,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权利消灭,保险人不再负有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讲解的关于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限的问题。我们在申请民事诉讼的时候要知道,民事诉讼的有效期是有一定的规定的,我们要在法律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民事诉讼,这样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和调节。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