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有什么后果

2021-01-07 15: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作为监护人要履行的职责是相对比较多的,主要是对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更好的照顾,被监护人的日常生活给其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而如果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会影响到被监护人的成长,那么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有什么后果?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有什么后果

  一、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有什么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二、怎样确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对未成年人确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确定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监护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又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作为监护人。

  3、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三、怎样确定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对精神病人确定的监护人。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角度来看,精神病人可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但法律规定的担任监护人的顺序是相同的。担任监护人的顺序是:

  1、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2、其他近亲属

  3、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并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

  4、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以上就是关于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有什么后果的相关介绍,监护人要承担属于自己的职责,在照顾被监护人期间要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制度,更好的为被监护人提供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对此有不明白的建议咨询一下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