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诉讼时效为5年的情况

2021-05-28 09:5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正常情况下,我们在处理普通纠纷时都会适用的是3年诉讼时效,与其相对应的还有特殊诉讼时效规定,像是5年诉讼时效等。那么诉讼时效为5年的情况有哪些呢?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进行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诉讼时效为5年的情况

一、诉讼时效为5年的情况

民法典中没有规定5年的诉讼时效,但在其他法规中规定了个人独资企业的债权人可以在5年内主张债权,行政机关行为的起诉也可以适用5年诉讼时效。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 第二十八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债权人在5年内不主张的,视为消灭。

2、《行诉解释》第四十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诉讼时效的特征

(一)诉讼时效完成仅消灭实体请求权

诉讼时效是以权利人不行使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事实状态为前提的,这与消灭时效以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的前提相一致。同时,诉讼时效完成后,权利人丧失的并不是向法院起诉的权利,权利人仍有权向法院起诉,只不过权利人丧失了通过诉讼获得救济的权利,法院不再保护其权利。因此,诉讼时效完成后权利人的实体请求权消灭,而不是程序上的请求权消灭。因实体上的请求权,是权利人取得胜诉的根据,所以又称为胜诉权。

(二)诉讼时效具有强行性

法律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属于强行性规定,当事人既不能协议排除对诉讼时效的适用,也不得以协议变更诉讼时效期间。

(三)诉讼时效具有普遍性

诉讼时效规范为普遍性规范,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诉讼时效适用于各种民事法律关系。

三、民法典关于3年诉讼时效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诉讼时效为5年的情况的信息,由上可知,个人独资企业的债权人可以在5年内主张债权或是行政机关行为的起诉也可以适用5年诉讼时效。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的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