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0 10: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虽然我们维护自身权利的请求权是有诉讼时效的,但是也会出现让我们无法履行参与诉讼的特殊情况,法律针对这个问题制定了诉讼时效中断处理的制度,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那么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以下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具体内容吧。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一、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

  1、提起诉讼或仲裁。

  2、权利人主张权利。

  3、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4、提起诉讼或仲裁。

  二、诉讼时效终止与中断的区别

  诉讼时效期间终止和中断的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在时效期间届满前因一定的法定事由发生而产生阻碍诉讼时效完成的效力。

  诉讼时效终止与中断的区别在于: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3、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实际是前后两个时效;时效中止是将中止的期间暂停计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

  三、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但如何确认中断事由的终止,因事由的性质有别而有所不同:

  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为事由终止;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时为事由终止。在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后,权利人再次请求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可再次中断。

  2、因提起诉讼或仲裁中断时效的,应于诉讼终结或法院作出裁判时为事由终止;权利人申请执行程序的,应以执行程序完毕之时为事由终止。

  3、因调解中断时效的,调处失败的,以失败之时为事由终止;调处成功而达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时为事由终止。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的具体内容,由文章内容得知法律通过制定了诉讼时效中断的制度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我们将它们概括成五种情况,例如不可抗力、无民事权利能力或限制民事权利人的情况就是最常见的几种。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