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啥意思

2021-07-09 15: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国依法保护公民的民事权利不受侵犯,公民的合法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依法提起诉讼请求对方当事人承担法律责任。而诉讼时效制度作为影响当事人起诉的一个基本制度,有些权利要起诉的会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那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啥意思?下面就跟着找法网的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啥意思

一、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啥意思

1、时效抗辩属于当事人权利之一,法院在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时不主动释明,是当事人处分权的表现。

2、《民事诉讼法》第八条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3、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二、什么是诉讼时效抗辩

诉讼时效抗辩是指当事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律行为。

诉讼时效的使用一般主要用于债权请求权,特殊情况可适用于物权请求权。

即对已进入诉讼阶段,对对方当事人违反有关“诉讼时效”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请求驳回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三、不适用诉讼时效抗辩的情形有哪些

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1)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2)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3)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4)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其他依法不适用于诉讼时效的情形如:存款,企业债券(股票),形成权,国家财产,未按时出资的补足责任等。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啥意思的相关内容,根据以上内容可知,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是当事人权利之一,法院在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时不主动释明,是当事人处分权的表现。若您还有法律疑问,建议您咨询找法网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