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诉讼时效法院主动适用的情形

2021-07-22 13: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无论是民事诉讼法,还是其他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内,如果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但是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那么诉讼时效法院主动适用的情形有哪些?下面找法网小编将给大家详细介绍。
诉讼时效法院主动适用的情形

一、诉讼时效法院主动适用的情形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在被告没有对你起诉超过诉讼时效提出抗辩的情况下,法院不能主动审查并适用诉讼时效规定而判决驳回你的诉讼请求,只能依据所查明的事实来作出裁决。

如果当事人超出诉讼时效起诉的话,法院不能直接驳回诉讼请求。

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确实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

二、起诉的条件

诉讼时效过的法院不能因此而不予受理你的案件,因为,公民提起诉讼只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有明确的被告;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上文就是小编介绍的有关诉讼时效法院主动适用的情形及其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如果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对此,您若还有疑问的,欢迎咨询找法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