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职务侵权行为如何认定

2021-01-13 11:2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职务侵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侵权行为,是指职务行为的实施侵害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第三人构成侵权的职务行为。在企业中经常会有这样的行为发生,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勇于捍卫。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就为大家解答职务侵权行为如何认定及相关知识,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职务侵权行为如何认定

  一、职务侵权行为如何认定

  法定代表人履行职务活动时,造成他人损失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一条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第六十二条规定,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二、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

  1、开始与终止的时间不同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法人成立时发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法人成立需要登记的,自登记时产生;不需要登记的自主管机关批准成立时产生。法人终止是因某种原因被撤销、解散、宣告破产等引起的。由此可见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和终止离不开人的行为,是行为的结果。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开始于出生,终止于死亡。其民事权利能力开始与终止都是由自然事实引起的。

  2、各有一些特有的民事权利能力,不能互相享有和代替

  法人是社会组织体、不享有自然人基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享有的诸如生命、健康、肖像、配偶继承权利、接受扶养的权利、健康权、肖像权等方面的权利能力,不像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那样广泛。同样,法人的一些权利能力,自然人也不得享有,如申请破产的权利等。

  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具有差异性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而法人则因其成立的目的、宗旨、活动范围等不同,民事权利能力也呈现出差异性。如国家机关法人不能从事经营活动,社会团体法人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对社会提供服务活动等。但法人的权利能力的差异,并不影响法人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各法人在他所能参与的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仍然是平等的。

  三、民法典中有规定法人可以解散自己的公司吗

  民法典对公司法人是否可以申请解散公司没有作出规定。但公司法规定,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解散公司。也就是说法定代表人无权解散公司,解散公司属于股东的权利。股东要解散公司,可以按如下方法操作:

  1、根据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要求公司解散。

  2、可以通过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的,公司解散。由此股东可以通过提议召开股东会的方式,来决议公司解散。如果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通过解散公司决议的,公司解散的事由即为成就。

  3、在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情况下请求法院判决公司解散。

  当法定代表人在履行职务活动时,造成他人损失的,法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也可以依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职务侵权行为如何认定及相关问题的解答,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想要了解,欢迎登陆找法网,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答疑解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