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股权代持协议合法吗

2021-08-24 11: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股权代持又称委托持股、隐名投资或假名出资,是指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一种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而代持一般需要签订代持协议,那股权代持协议合法吗?我国相关法律是怎样规定的?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解析。
股权代持协议合法吗

一、股权代持协议合法吗

股权代持协议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都是有效合法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第二十五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二、股权代持产生的原因

1、为了规避经营中产生的关联交易

2、为了规避国家对某些行业的持股上限

3、有的公司对股东的身份有特别的要求,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人也想成为股东。就通过符合要求的人代持股权

三、股权代持的风险有哪些

1、关于股权比例的约定。公司的股权在未来存在多种变化的可能性,比如:代持股权的比例并非一成不变,公司未来的增资扩股将导致股权比例的稀释,则实际出资人的利益将很难得到保障。

2、实际出资人难以确立股东身份的风险。虽然司法解释肯定了股权代持协议的效力,但是投资权益并不等同于股东权益,投资权益只能向名义股东(代持人)主张,而不能直接向公司主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根据公司法解释,必须经过公司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实际出资人方可向法院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

3、名义股东侵害实际出资人利益的风险。在一般的股权代持关系中,实际出资人在幕后,名义股东则在台前代为行使股东权利,面对各种诱惑,很可能出现名义股东侵害实际出资人利益的情形。比如:名义股东不向实际投资人转交资产收益,滥用股东权利(重大决策事项未经协商),擅自处置股权(转让、质押)等等。

4、名义股东的风险。比如:当实际投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时,若债权人追索,则名义股东需要在承诺的出资范围内承担补缴出资的义务,而不能以其不是实际投资人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5、未来股权转让的税务风险。当然,如果实际出资人和名义股东各司其职良好合作,以上风险也许都能避免。但是代持协议还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即未来股权转让的税务风险。

综上,如果股权代持协议的内容并没有违反国家的法律规定的,其中没有恶意损害他人利益、没有以协议内容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形的,一般的股权代持协议是合法有效的。其次,这种合法也只是基于签订股权代持协议的双方,对第三方没有约束力。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股权代持协议合法吗的相关法律知识,股权代持涉及名义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该代持协议具有相对性,只在二人之间生效,实际控制人若想浮出水面做公司股东,需要满足股东大会决议。若大家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咨询,找法网律师将为您细心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