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事权利的行使原则

2021-09-13 15: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之一,其包括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有人身权、支配权、请求权等等。那么民事权利的行使原则?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来一一为您解答,希望能解答您心中所惑,对您有所帮助。
民事权利的行使原则

  一、民事权利的行使原则

  民事权利的行使是指权利人为实现自己的权利实施一定的行为。权利行使的方式有事实方式和法律方式两种。事实方式,是指权利人通过事实行为行使权利;法律方式是指权利人通过民事法律行为行使权利。

  权利行使应遵循以下两项主要原则:

  第一,自由行使原则。权利行使是权利人的自由,自应依当事人的意思决定,他人不得干涉。

  第二,正当行使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权利人应依权利的目的正当行使权利,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

  二、民事权利本质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据民事法律取得的可以实施一定行为或获取一定利益的法律资格。民事权利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享有权利的人可以在法定范围内直接享有某种利益,或实施一定的行为;享有权利的人可以要求负有义务的人实施一定的行为或是不实施一定的行为;享有权利的人在其权利受到侵犯时,有权请求法律予以保护。

  民事权利是公民在社会上存在和生活的最基本的权利,也是与公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项权利。从权利的具体内容来分,民事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为客体、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的民事权利,如物权、债权等;人身权是指以特定的人身利益为客体,并不体现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有些民事权利既有财产权性质,又有人身权性质,如知识产权、继承权等。

  三、民事权利包含以下含义

  1、权利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或者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2、权利是权利主体要求他人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某种行为,以实现其利益的可能性;

  3、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主体得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济。

  民事权利的行使原则的内容如上述找法网小编呈现的正文所示。综上所述,民事权利的行使是指权利人为实现自己的权利实施一定的行为。权利行使的方式有事实方式和法律方式两种。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