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事权利能不能放弃

2021-09-10 16: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所享有的权益,这种权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民事主体可以自由决定放弃民事权利还是刑事民事权利,但是涉及到人身利益的权利,是不能随意放弃的。那么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民事权利能不能放弃的相关内容。
民事权利能不能放弃

一、民事权利能不能放弃

民事权利通常是可以放弃的,涉及人身权利的除外。民事权利的放弃必须采取明示的意思表示才能发生法律效力,默示的意思表示只有在法律有明确规定及当事人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才能发生法律效力,不宜在无明确约定或者法律无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推定当事人对权利进行放弃。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三条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二、民事权利包括哪些

(一)人身权

人身权又称非财产权利,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的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1、人格权。人格权是社会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种基础性权利。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人身自由权、婚姻自由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

2、身份权。身份权是指公民因特定身份而产生的民事权利。也是人身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份权包括:配偶权、亲权、亲属权。

(二)财产权

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和知识产权。

1、物权。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2、债权。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债权包括:合同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侵权行为之债。

3、继承权。继承权是根据法律规定或者死者生前所立有效遗嘱指定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4、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

三、民事权利具有哪些特点

民事权利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1、平等性。每个公民不分年龄、性别、民族、宗教信仰、职业、地位等,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

2、连续性。公民的民事权利从其出生至其死亡,法人的民事权利从其成立至其消灭,自始至终都享有法定的民事权利;

3、真实性。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强大的物质基础,使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得以保障。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民事权利能不能放弃的内容,希望对您的疑惑有所帮助。综上所述,大部分的民事权利可以进行放弃,但是有的权利不能够放弃,比如生命权。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疑问的,欢迎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