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的正当防卫是指什么

2021-09-14 14: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当有人想要伤害我们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肯定是选择逃跑,如果发现无法跑掉,大多数人会奋起反击,与侵害者搏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造成伤亡,大家都觉得这是正当防卫,甚至可以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但是法律上对正当防卫是严格规定的,那么,《民法典》的正当防卫是指什么呢?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解析。
《民法典》的正当防卫是指什么

一、《民法典》的正当防卫是指什么

1、《民法典》第181条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民法中的正当防卫与刑法的正当防卫是有所区别的,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是针对侵害人人身的正当反击,民法中的正当防卫是可以针对他人的财产反击的。刑法与民法对正当防卫确定的责任后果是不同的。

2、正当防卫可以是针对面临的危险实施防卫,只是这种危险是轻微的,不是短时间内需要防卫人做出反应的,否则,应当适用紧急避险的规定处理。比如,他人屋檐的滴水落到自己家中,影响到房屋的使用,在告知他人情况他人不予理会时,防卫人可以采取堵住他人屋檐滴水处的方式。屋檐滴水就是一种危害他人财产的危险行为。正当防卫的对象有一致性、相向性。

3、防卫的原因是否存在是正当防卫非常重要的条件。当原因目前不存在,即是一种假想性的防卫,是否构成防卫影响到责任的定性。比如,他人在门前安装电击式防盗设备,这种防卫盗窃的方式是否正当?当小偷盗窃时,被防盗设备击伤,此时正当防卫是否成立?刑法对假象防卫是不予认可的。

二、正当防卫的类型有哪些

1、对他人行为的人身防卫。他人无端挑衅,甚至开始动手伤人时,可以采取必要的防卫措施。

2、对占有物品的防卫。他人要锯掉占有人的枣树,占有人可以采取排除妨碍的方式保护枣树。

3、对他人滥用权利的防卫。民事生活是有序的,当民事行为多变且暂时没有约束性条款时,不规则的侵害是难以预料的,防卫人的自力救济是一种正当的方式。

三、适用正当防卫应注意哪些

正当防卫人不承担责任,对于公平原则的补偿责任同样不予承担。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这里的限度是社会的认可程度,是法律与道德共同发生作用的一个标准。因为对侵害的防卫往往是连续性的,在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所以界定这个限度就要把握一个合理的标准。比如,利益的衡量,损害的破坏程度,防卫人的防卫力度,防卫人的主观动机等等。

防卫过当中的不应有的损害是指扩大的损害,超出一般人想象的损害,加大的损害。防卫人在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利益基础上,保护自己利益的行为上加大,对侵害人的破坏程度加大强度,造成侵害人自力救济不能行使。在侵害目的无法实施时,防卫人仍采取过激的行为保护自己,可能就伤害到侵害人的合理利益。比如,侵害人故意伤害他人,防卫人已经保护了自己不受伤害,侵害人已经放弃了伤害行为。防卫人在气恼的情形下,将保护的行为演变成伤害的行为。

防卫过当人承担适当的责任,这里的适当责任不仅仅指部分责任,而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可以是全部赔偿责任,可以是部分补偿责任。

当防卫过当的主观恶性较小,侵害人的侵害行为过强,保护人不能预料自己的防卫方式多强,伤害了侵害人的正当利益,防卫人只是承担部分补偿责任。当防卫人将防卫行为转变成过错行为时,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民法典》的正当防卫是指什么的相关法律知识,民事生活是有序的,当民事行为多变且暂时没有约束性条款时,不规则的侵害是难以预料的,防卫人的自力救济是一种正当的方式。若大家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咨询,找法网律师将为您细心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