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如何认定

2021-01-27 09: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都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对自己作出的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也不清楚,为了能让这类人群参与民事活动,我国法律为其匹配了法定代理人,能对当事人的行为全权代理,行使被代理享有的全部权利。那么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如何认定呢?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
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如何认定

  一、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如何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二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1、配偶;

  2、父母、子女;

  3、其他近亲属;

  4、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法定代理人的基本特点

  1、法定代理产生的依据是法律的直接规定。而法定代理权的产生是不以当事人的个人意志为条件的,而是直接源于法律的规定。

  2、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限范围也是由法律规定的,而且一般都属于普通代理或全权代理,没有代理权限范围的特殊限制。

  3、法定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往往存在某种特定的血缘或亲缘关系,这种特定的血缘或亲缘关系正是法定代理产生的基础。

  4、法定代理的宗旨在于保证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能够通过代理行为顺利地参加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它主要是为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而设立的代理方式。

  5、法定代理都是无偿的。

  三、法定代理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1、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民事行为能力;

  2、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死亡;

  3、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4、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取消指定;

  5、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监护关系消灭。

  综上所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一般都是其监护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等等。以上内容就是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如何认定问题的解答,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想要了解,欢迎来找法网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