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时间怎么确定

2021-01-27 16: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国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由有民事行为能力主体实施,是民事主体真实意思表示,并且该行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那么就具有法律效力。那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时间怎么确定呢?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时间怎么确定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相关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达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为民法典所采用,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是民事行为,具有表意性和目的性,排除了事实行为;同时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以适法性为特征,不包括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以及效力未定民事行为。严格称谓是法律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时间怎么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未经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为。

  三、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中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相关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综上所述,民事法律行为在成立的时刻正式生效,但如果当事人有另外的协议,或者法律有相关规定,那么将按照协议或规定的时间生效。上述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时间怎么确定及相关内容,如果您对民事法律行为的知识还存在疑问,建议您来找法网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