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哪些是附条件的民事行为

2021-01-28 09: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所谓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就是指民事行为除了按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之外,可以附加条件。这在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中有了很详细的规定。我们很有必要去了解一下。那么哪些是附条件的民事行为?附条所附条件的特点是什么?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是什么?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来为您进行解答。
哪些是附条件的民事行为

一、哪些是附条件的民事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法律行为附加条件,主要有两个目的:

1、在缔结法律行为时即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以便法律行为适应未来发展。

2、将条件纳入法律行为还有助于向通过法律行为收益的人施加影响,使其按照条件的要求行为。

二、所附条件的特点是什么

1、条件由当事人自行约定,并作为民事法律

行为内容的一部分。这是与法定条件最大的不同之处,后者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不由当事人意思决定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条件。

2、条件是一种将来的或然事实,该事实未来可能发生,未来也可能不发生,具有或然性。换言之,已经发生的以及将来确定不会发生的事实(如女生向男生表示“如果你把月亮摘下来,我就嫁给你”),则视为当事人根本不希望实施该民事法律行为。如果当事人将已经发生的或者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实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则视为根本未附条件。

3、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条件,是当事人用以限定民事法律行为生效或者失效的附属意思表示,而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本身的内容。“附条件”中的“附”,是指附属的意思。也就是说,应当将所附条件与民事法律行为中的供货条件、付款条件等相互区分,后者是民事法律行为自身内容的一部分,而非决定其生效或者失效的附属意思表示,前者则不是民事法律行为自身的内容。

4、所附条件中的事实应为合法事实,违法事实不能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

以所附条件决定民事法律行为生效或者失效为标准,条件可以分为生效条件和解除条件。所谓生效条件,是指使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发生效力的条件。生效条件具备之前,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虽已成立但未生效,其效力是否发生处于不确定状态。条件具备之时,民事法律行为生效;条件不具备前,民事法律行为不生效。比如,父亲对儿子许诺,你考上某某大学,我就送给你一台笔记本电脑。这里,儿子考上大学是父亲履行送其笔记本电脑的生效条件。所谓解除条件,又称消灭条件,是指对已经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当条件具备时,该民事法律行为失效;如果该条件确定不具备,则该民事法律行为将继续有效。例如,如果约定某人一旦调到外地工作,其就可以解除房屋租赁合同。如果单位确实已经调某人到外地工作,那某人就可以解除该房屋租赁合同。

根据本条的规定,某些民事法律行为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因为一旦附条件,该民事法律行为的目的就不能实现,最典型的就是票据行为不得附条件,否则会妨害其流通。

三、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条件,是一种或然事实,该事实未来可能发生,未来也可能不发生,具有或然性。换言之,已经发生的以及将来确定不会发生的事实,不能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所附的条件。因此,如果将来必然发生的事实,就不能作为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条件,而应当作为附期限。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使合同约定写明的是附条件,但法官在认定时,也应当认定为附期限。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得到关于哪些是附条件的民事行为的相关法律知识。在民事法律行为中,可以附加条件,但据其性质不能附加条件的除外。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前往找法网在线法律平台进行咨询,在线律师将会为您提供宝贵意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