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什么是民事主体

2021-01-28 14: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什么是民事主体?民事主体是民法法律关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民法典中许多规定的主体。但这么说比较空乏,所以找法网小编决定将结合法律法规来为大家解答,一起来看下去吧,关于民事主体的各种小知识。
什么是民事主体

  一、什么是民事主体

  民事主体即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我国法律,包括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以及个别情形下的国家。(如国家成为无主财产的所有人)。

  二、民事主体享有哪些民事权益

  1、人身权益

  (1)人身权利

  人身权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人身权包括人格权与身份权。

  (2)人格利益

  随着侵权责任保护范围的扩大,受保护的对象除了特定的人身权等外,还包括一些合法的人格利益。一般而言,这些利益因缺乏必需的构成要件而尚未上升为权利。但它们是人权的渊源,是对权利的补充,应为法律所保护。对于这些人格利益,学理上一般称之为“一般人格权”。

  2、财产权益

  财产权利主要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知识产权、股权、继承权等权利。其中,所有权是对标的物充分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用益物权,是对他人所有的物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收益的权利。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我国用益物权种类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海域使用权、矿业权等等。担保物权,是指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特定的物或权利上所设定的物权。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享有的财产性权利,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股权,是股东基于其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取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继承权,是向然人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被继承人生前立下的合法遗嘱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需要指出的是,知识产权、继承权除了具备财产权的属性,还具备一定的人身权属性。

  三、民事主体在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什么是民事主体?民事主体就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去享受民事权利,也承担相应的民事义务。找法网小编简单地说,那就是在一件民事活动中,相关方都有可能成为民事主体,只要产生了民事法律关系,即为民事主体。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