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关于意定监护有哪些

2021-01-28 15: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意定监护和法定监护、遗嘱指定监护有很大的不同,所监护的对象也并非未成年人。找法网小编认为意定监护是比较特殊的存在,那么什么是意定监护呢?民法典是怎么规定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民法典关于意定监护有哪些规定吧。
民法典关于意定监护有哪些

  一、民法典关于意定监护有哪些

  意定监护是指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和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等人协商,以书面形式在成年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二、遗嘱指定监护的相关情况是什么

  1、指定监督人。监督人可以与辅助抚养人为同一人。监护人负责具体管理财产,具体管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教育,而这个监督人应当掌握财产的数额和变化,了解未成年子女的具体成长情况,对重大的财产支出,监护人应当通知监督人,对不符合未成年子女利益的安排,监督人有权要求监护人重新考虑。在发生侵犯被监护人利益的情况时,监督人有权代表未成年子女向法院提出诉讼,从而对监护人进行有效的监督。

  2、确定变更监护人的条件和方法。遗嘱人可以在遗嘱中授权监督人在与居委会等当地自治组织协商后,得到居委会的支持提出变更监护人的诉讼,或者授权监督人召集家庭会议,重新选定监护人,并监督原监护人将有关的财产移交给新的监护人。

  3、规定监护原则。法律对监护人在履行监护职责问题上的规定比较简单,在实际生活中,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监护人应当如何保护被监护人的利益,需要有各自的原则。

  4、指定辅助抚养人。对遗嘱人的未成年和残障子女的教育,除了法定监护人,例如亲生父亲或者母亲外,可以指定一到两名辅助抚养人。

  三、民法典中对意定监护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三条:意定监护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以上就是民法典关于意定监护有哪些的相关规定列出与解读了。意定监护的主体与法定监护存在较大区别,在民法典的学习中需要注意区分。如果还有关于意定监护的问题,欢迎阅读找法网小编的其他文章,也可以向找法网律师寻求更专业的帮助哦。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