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紧急救助时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需要担责吗

2021-02-0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现今“反勒索、恶意碰瓷”等行为数见不鲜,使得很多朋友在看见他人陷入危险时都不敢轻易伸出援手,生怕自己帮助了人还要承担责任。那么紧急救助时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需要担责吗?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紧急救助时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需要担责吗

一、紧急救助时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需要担责吗

根据民法典规定,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二、民事责任的分类

1、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与侵权的民事责任。

根据民事责任发生的原因,民事责任可分为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与侵权的民事责任。

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是指因债务人不履行已存在的债务而发生的民事责任。

侵权的民事责任,是指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发生的民事责任。

2、履行责任、返还责任和赔偿责任。

根据民事责任的内容,民事责任可分为履行责任、返还责任和赔偿责任。

履行责任,是指责任人须履行自己原负担的债务的责任。

返还责任,是指以返还利益为内容的责任。

赔偿责任,是指以赔偿对方损害为内容的责任。

3、按份责任与连带责任。

根据承担民事责任一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民事责任可分为按份责任与连带责任。

按份责任,是指责任人为多人时,各责任人按照一定的份额向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各债务人之间无连带关系。

连带责任,是指债务人为多人时,每个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责任,各责任人相互间有连带关系。

4、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

根据民事责任的内容有无财产性,民事责任可分为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

财产责任,是指直接以一定的财产为内容的责任,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

非财产责任,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责任,如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三、紧急救助责任豁免的法律价值

这一条文最重要的法律价值,就是保护善意救助者不受民事责任追究。为鼓励公民对不负救助义务的他人实施救助,赋予善意施救者必要的责任豁免权,大大降低善意施救者所要承担的风险,保护好善意施救者。善意施救者的责任豁免须具备以下要件:

第一,行为人为善意救助者,即具有救助他人的善意;

第二,行为人实施了救助行为,在他人处于危难或困境中时,采取了紧急救助措施;

第三,善意救助者的救助行为不当,造成了被救助者的损害。

具有上述三个要件,就可以依据本条规定,免除善意救助者的民事责任。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紧急救助时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需要担责吗的信息,由上可知,若是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的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