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有什么区别

2021-02-07 14: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获得合同解除权时,在法定三个月内不行使合同解除权,那么该当事人就丧失了解除合同的权力,这三个月就是法律规定的除斥期间。什么是除斥期间呢?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有什么区别呢?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有什么区别

  一、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有什么区别

  1、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主要适用于形成权,也可适用于请求权。

  2、构成要件不同。诉讼时效须两个要件,即法定期间经过和权利继续不行使之事实状态;除斥期间只需一个要件,即法定期间经过。

  3、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并不使不行使权利本身消灭,而只是消灭附着于其上的胜诉权;而除斥期间则使权利本身消灭。

  4、期间起算点不同。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即权利人能行使权利之日起开始计算;而除斥期间自权利成立之时起算。

  5、期间是否可变不同。诉讼时效期间是可变期间,可以中止、中断、延长;而除斥期间为不变期间,不能中止、中断、延长。

  6、法院是否可依职权主动适用不同。诉讼时效之经过必须经享有时效利益之人为主张之后法院才可适用之;除斥期间之是否经过,法院应依职权主动调查而适用之。

  7、诉讼时效又称消灭时效。针对的是“请求权”除斥期间针对的是“形成权”。

  8、诉讼时效经过后,请求权依然存在。但是相应的,对方取得“时效经过的抗辩权”。除斥期间经过后,形成权消灭。

  9、诉讼时效期间是可变期间,存在中断,中止,延长的情况,而除斥期间是不变期间。

     二、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概念

  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权利,即丧失了该权利,不能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法律制度。权利人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间,就是诉讼时效期间,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请求法院保护其权利的权利消灭。

  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的某种权利存在的预定期间。除斥期间届满,实体权利即消灭。

  三、民法典中关于除斥期间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撤销权、解除权等权利的存续期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产生之日起计算,不适用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存续期间届满,撤销权、解除权等权利消灭。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有什么区别的内容。适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构成要件、法律效力、期间起算点、期间是否可变、法院是否可依职权主动适用等方面有有区别。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