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孩子的监护人是哪些

2021-11-12 16: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监护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我国法律规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也是法定监护人。那么孩子的监护人还能包括哪些呢?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孩子的监护人是哪些的相关内容。
孩子的监护人是哪些

一、孩子的监护人是哪些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对监护人有异议怎么办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依据本条第一款规定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三、哪些情况会终止监护

(一)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

(三)被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死亡;

(四)人民法院认定监护关系终止的其他情形

(五)监护关系终止后,被监护人仍然需要监护的,应当依法另行确定监护人。

综上所述,孩子的监护人是其父母,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也是法定代理人。若父母不能履行监护责任,则根据顺序由相关的利害关系人担任孩子的监护人。以上便是找法网编辑为您带来关于孩子的监护人是哪些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