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如何

2022-02-21 15:1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事法律行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实施的行为,有时候自然人会因为重大误解而实施了民事法律行为,那么您知道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如何?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您有所帮助。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如何

  一、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如何

  根据民法典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可以被撤销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个人债务佣金协议是否合法,取决于签订合同时的当事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如果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该合同就是合法有效的。

  二、重大误解撤销权期限

  (三)个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2、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3、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三、重大误解具体内容有哪些

  (一)重大误解可分为双方的重大误解和单方的重大误解。

  (二)与合同订立时存在的事实有关。被合同双方据以错误判断的事实必须是在订立合同时存在的事实,而不是在订立合同后才发生的事实。这样的错误便不是对合同订立时所存在的事实的判断错误,而是对合同订立后将要发生的事实的判断错误。

  (三)事实必须是合同订立所依据的基本前提条件。假设在4月份,一位土地承包人签订一项合同,按当时的市场价格出售将在6月份收获的小麦,则订立合同时的小麦市场价格便构成了合同订立所依据的基本前提条件之一。

  (四)重大误解须是本质性的,一般误解不构成重大误解。所谓重大误解是本质性的,是指表意人如不发生重大误解就不可能为该意思表示。实践中本质性的重大误解一般涉及行为性质、标的物、对方身份等重要因素。

  (五)受重大误解不利影响的合同方不承担重大误解发生的风险。换言之,重大误解与某一事实相关联,对于该事实发生重大误解的风险已被设想到,或者考虑到相关情况,该重大误解的风险应由重大误解方承担,此时该重大误解方不得请求撤销。

  (六)重大误解非由表意人重大过失所引起,否则该表意人不得以重大误解为由请求撤销。单方重大误解除须符合上述各项条件外。但一方重大误解,另一方已依对合同的信赖行事时,除非另一方也发生重大误解,或另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重大误解但未提醒,使对方一直处于重大误解之中,不得主张重大误解。

  综上所述,如果基于重大误解实施了民事法律行为在规定期限内是可以请求撤销的,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如何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