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对未成年的监护权能协议转让吗

2022-03-02 07: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按照法律的规定,我国是以行为能力来断定行为人是否需要监护人的,一般来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需要得到监护人的协助。那么对未成年的监护权能协议转让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未成年的监护权能协议转让吗

  一、对未成年的监护权能协议转让吗

  监护权协议不能转让。监护权是监护人的法定权利,公民自己无权转让。监护权方式变更的情况如下:

  (一)发生法定事由如监护人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等,法院可撤销监护人的监护资格。

  (二)相关厉害关系人对监护人有异议的,可向法院或相关部门指定监护人。

  《民法典》第三十一条第一、二、四款规定,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二、未成年监护权到什么时候

  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权一直到未成年人取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后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护关系终止:

  (一)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

  (三)被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死亡;

  (四)人民法院认定监护关系终止的其他情形。

  监护关系终止后,被监护人仍然需要监护的,应当依法另行确定监护人。

  三、未成年的父母可以转让监护权吗

  不可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顺序监护人,父母健在的情况下,其他人没有对未成年监护权,无法转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一)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1、配偶;

  2、父母、子女;

  3、其他近亲属;

  4、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对未成年的监护权能协议转让吗的相关知识,监护权利是法定权利,所以未成年的监护权是不能进行协议转让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