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效力

2022-03-28 12: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大家都知道,我国将行为人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效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效力

  一、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效力

  (一)纯粹受益和行为能力;

  (二)行为能力以外的双方行为是效力待定:(但签订合伙协议是无效的,因为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三)行为能力以外的单方行为无效(如遗嘱)。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一般来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活动是需要其法定代理人进行追认,这样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与其年龄、智力性适应则不需要追认。

  二、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协议离婚吗

  限制行为能力人不可以协议离婚

  民法中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两类人,即一是10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但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就是16岁以上18岁以下已经工作了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是身体有缺陷(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心理有缺陷的人不算)以及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离婚: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离婚不能通过民政局协议离婚,只能通过法院诉讼离婚。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作为原告提出离婚诉讼。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通常受理此类案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第一顺位法定代理人是其配偶。在离婚诉讼中,其配偶自然不能作为其代理人,要变更其父母等近亲属为代理人。在离婚诉讼程序中或离婚诉讼程序前,必须通过一个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特别程序,确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行为能力。该特别程序是在离婚本诉前还是中提出,均符合法律规定。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作为被告进行离婚诉讼。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配偶在离婚诉讼前或诉讼中必须提出确认行为能力特别程序的申请。该特别程序应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确认行为能力,一个是监护人即法定代理人的变更或指定。如果是在离婚本诉中提出,本诉应当中止,待特别程序完成后,恢复本诉的审理。

  三、民法中限制行为能力人分为哪几类

  民法中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一)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但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就是16岁以上不满18岁已经工作了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完全精神病的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中限制行为能力的相关的该法律依据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条: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一百九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四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在我国的法律中限制行为能力人分为在民法中的限制行为能力人和刑法中的限制行为能力人,二者认定的标准有所不同。通常来说如果由于严重的智力或者身体残障的不能认定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成年人需要向法院提出能力鉴定的申请。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效力的相关知识,根据上面文章的讲述,相信您已经可以了解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效力是什么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