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法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2-04-04 14: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法人的概念是什么?法人的概念构成要件是什么?相信大家对此是有疑问的,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普及下,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详细的相关法律知识,让我们带着疑问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法人的概念是什么

  一、法人的概念是什么

  法人是一种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它和自然人一样,同属于民事主体的范围,而且是民事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法典》第五十七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法人是一种社会组织。法人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和自然人不同的是,它不是作为有血有肉的生物存在,而是作为组织体存在。

  (二)法人是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依法成立,是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够成为民事主体的基本前提。

  (三)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社会组织。法律对法人的承认,其目的在于使其能够作为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因此,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四)法人是能够独立的社会组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是否应当为法人的特征,各国法律有不同的规定。我国民法通则第37条明确规定法人应当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的独立责任是指法人在违反义务而对外承担责任时,其责任范围应当以其所拥有或经营管理的财产为限,法人的成员和其他人不对此承担责任。

  二、法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依法成立。

  这里包含两层含义:

  1、 承认某个组织具有法人地位,不应当违反法律的规定。法人从事什么范围内的经营活动,要按法律规定办理。例如法人不得从事买卖土地的活动。

  2、 必须按法定程序成立。依法成立的法人应有章程、条例、命令、法律等文件规定这一组织的职能和业务范围,并且要经主管部门核准注册登记。

  (二)法人必须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这一点是法人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没有财产就无法参加财产是指:

  1、 依法归法人自己所有或依法归它自己独立经营管理的财产。

  2、 法人的财产是独立于国家、其他法人和法人内部成员的财产。这是说法人的财产属法人所有,由法人支配。

  3、 法人应有独立的资产负债表,有独立的银行帐户。

  (三)法人应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法人的名称是区别于其它法人的标志,是它具有独立民事主体地位的体现。经营场所是法人有自己的业务活动和独立财产的樗。同时,法人应有自己的领导机构和工作人员。

  (四)民事责任,这是其具有独立民事主体资格的标志。一个法人既然具有独立的财产,就应当独立承担自己财产范围内的全部财产责任。法人还应当能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应诉。诉讼主体地位正是它民事主体地位的体现。

  只有具有上述四个条件的组织才是法人,这是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法人的标准。

  三、法人财产权的概念

  法人财产权是指法人所拥有的财产权。主要指:企业法人有接受投资,进行经营,经营的结果由投资人承受的权利。

  法人财产权来自于投资人。

  投资人向企业法人投资的目的是营利,是将财产交给法人经营和承担民事责任,而不是将财产拱手送给了企业法人,所以法人财产权是有限授权性质的权利。授予法人的权利是法人财产权,没有授出的,保留在自己手中的权利就是投资人的股权。

  综上,法人虽然并不是自然人,但是与自然人一样自设立时其即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作为一个民事主体在市场中从事民事活动。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法人的概念是什么内容。 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可以联系我们找法网平台的专业律师,找法网将为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