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股东可否起诉其他股东或者董事

2022-04-08 12: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公司的建立需要股东们的出资,而出资越多的,如果公司盈利的,获得的利益也越多。那么股东可否起诉其他股东或者董事?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股东可否起诉其他股东或者董事

  一、股东可否起诉其他股东或者董事

  我国《公司法》第20条第1款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第2款规定:“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21条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152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新通过的《民法典》在第八十三条、第八十四条中,对包括公司在内的营利法人也作出了类似规定。

  根据以上规定,从理论上说,公司不向股东分配利润,其他股东或者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存在以上条文规定的情形,股东亦可向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现实生活当中,员工一旦存在着一些法律方面的其他的困扰,完全是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主张。当然了,诉讼方面的主张必须要找准适格的被告,否则法院也不会进行受理的,比如说公司员工和股东个人之间存在纠纷,可以通过起诉公司股东解决。

  二、股东权益纠纷中股东的权利

  创业者设立公司或者参与设立,或者受让公司股份,或者取得技术股、赠与股等,但是在行使股东权益时却遇到障碍,在很多情况下就需要对股权作出确认,也就是要确认其在公司的股东身份。

  有些创业者由于种种原因,虽然出资创办了企业,却不是以其本人名义,而是用亲友、同学或者其他人的名义进行。这种安排只对双方当事人有效,不能据此向公司主张权利。但是如果公司半数以上的其他股东明知实际出资人的出资,且公司已经认可其以股东身份行使权利的,可以确认其股权。如果双方约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或者实际出资人承担投资风险,实际出资人可以请求确认其股权,要求名义出资人转交股息和其他股份财产利益。如果双方未约定出资人为股东或者出资人承担投资风险,且出资人亦未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管理或者以股东名义向公司主张过权利,出资人仅对以股东名义参加公司者享有债权。当然,这些安排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比如国家公务员管理等规定。

  三、没有出资,股东是否还享有股东权

  股东享有股东权利与其出资与否没有直接关系,股东有没有实际出资、实际出资多少并不能影响股东的股东身份和股东权利行使。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股东可否起诉其他股东或者董事的相关知识,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股东是可以起诉其他股东或者董事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