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自然人死亡的法律后果

2021-04-13 09:1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极。自然人的死亡以心跳停止和呼吸停止及脑死亡为识别标志,我国《民法典》以呼吸和心跳均停止为自然人生理死亡的时间。那么,自然人死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以下就请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自然人死亡的法律后果

  一、自然人死亡的法律后果

  自然人死亡后,其与他人之间现存的各种民事法律关系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时归于消灭。主要的法律后果包括:

  1、死亡的自然人与配偶之间的婚姻关系消灭。

  2、死亡的自然人的继承人可以继承其遗产;受遗赠人可以取得遗赠。《民法典》继承编采取的是概括继承原则,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遗留的财产,在取得财产权利的同时也承受了财产义务。

  3、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四条的规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自然人生前享有的某些人身权利在死亡后仍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自然人失踪多久可以在法律上宣告死亡

  所谓宣告死亡,是指公民下落不明超过法定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依法宣告该公民死亡的一种法律制度,在法律上,自然人的死亡有两种:

  一种是自然死亡,是指在生理上的明确无误的真死。

  一种是法律上的推定死亡,事实上也可能死亡,也可能没有死亡。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

  1、下落不明满四年的;

  2、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二年的。

  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计算。宣告一个人死亡,关系到终止他的民事主体资格,须慎重从事,所以需要有较长的失踪时间。

  三、民法典规定债务人死亡债务问题怎么处理

  起诉时,债务人已经死亡的,不能列为被告。因为债务人死亡后,已丧失民事权利能力,丧失民事主体资格。但是,债务人死亡,债务不能消灭。原告将死亡的债务人列为被告的,人民法院应依法通知原告变更适格的主体,原告拒绝变更的,法院依法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

  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清偿;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可以按夫妻共同债务来起诉。

  也可以向债务人的继承人主张清偿,债权人起诉时,遗产未分割的,数个继承人均应列为被告参加诉讼(放弃继承的除外)。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与“自然人死亡的法律后果”的有关法律知识。自然人死亡后,其与他人之间现存的各种民事法律关系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时归于消灭。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