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什么是公民的人身权?

2022-05-05 16: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按照法律的规定,公民的人身权是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有人违反法律规定侵害他人的权益,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那么什么是公民的人身权??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公民的人身权?

  一、什么是公民的人身权

  公民的人身权是指与公民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没有直接经济内容的权益。公民的人身权有两类:一类是人格权,包括生命健康、人身自由、名誉、姓名、肖像、婚姻、隐私等权利。一类是身份权,包括亲属权、监护权、署名权、荣誉权等。

  《民法典》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人身权具体有: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婚姻自主权、家庭亲属权、男女平等权、著作权、发明权、署名权等。  

  公民的人身权是公民享有财产权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人身权,就无法享有财产权。由于人身权具有与个人的人身不可分割这一特征,决定了人身权除法律明文规定外,不得转让。

  二、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

  (一)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二)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搜捕。

  (三)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三、限制公民人身权的条件是怎样的

  限制人身权利的情形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判处刑罚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管制,拘役。

  二是受到行政处罚的:这个只能由公安机关做出,要有证据及处罚决定。

  三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侦查中须限制人身自由的犯罪嫌疑人、具有受到行政处罚的违法人。行政方面的措施有传唤,8个小时,要求是有证据证明与案件有关的嫌疑人;对有可能处以拘留以上的可以传唤24小时,特殊、复杂的可以延长至48小时。在这里传唤和据传还有强制传唤没有什么时限上的区别,区别就是自己来还是让人可拷过来。

  四是须接受强制调查与询问的:人民警察继续盘问的四种情形为:

  (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

  (二)有现场作案嫌疑,

  (三)有作案嫌疑但身份不清的,

  (四)携带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也可以最长限制48小时。

  五是被刑拘的: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什么是公民的人身权?的相关知识,综上,我们知道,公民的人身权是指与公民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没有直接经济内容的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