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无效五种情形解读

2022-06-22 13: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无效五种情形解读是合同当事人一方采取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因此造成国家利益损害的合同无效;合同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以此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合同条款违反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等等。
合同无效五种情形解读

  一、合同无效五种情形解读

  协议无效也就是合同无效有以下五种情形: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二、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第一,返还财产。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无效和被撤销以后,对已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请求权,而已经接受财产的当事人则有返还财产的义务。返还财产主要适用于已经做出履行的情况。如果当事人尚未开始履行,或者说财产尚未交付,则不适用返还财产。

  第二,赔偿损失。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以后,也将产生损害赔偿的责任。损害赔偿实际上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不能返还财产的情况下,通过损害赔偿的方法使财产关系恢复原状;二是对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以后有过错的当事人应当赔偿对方因合同无效或被撤销所遭受的损失,如果当事人双方都有过错,则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行政处罚。合同无效可产生追缴财产、罚款等行政处罚。关于追缴财产的条件,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应当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三、合同无效能主张预期利益吗

  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而造成合同解除的,履行合同可以获得的收集是预期收集,当事人可以向违约方主张预期收益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四条【损害赔偿范围】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合同无效五种情形解读的相关法律知识了,综上所述,合同无效五种情形包括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恶意串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等。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我们的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