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什么情况下会被剥夺监护权以及被剥夺监护权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2-06-01 17: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会被剥夺监护权的情况是监护人行为致使被监护人身心健康遭到严重损害、怠于履行监护职责将被监护人置于危险等。被剥夺监护权的法律后果是不能再实施监护权的权利内容,但应当继续履行负担的抚养等义务。
什么情况下会被剥夺监护权以及被剥夺监护权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什么情况下会被剥夺监护权

  会剥夺监护权的情形:

  1.监护人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2.监护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二、被剥夺监护权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被剥夺监护权的法律后果是不能再实施监护权,但法定抚养义务人的监护资格被撤销的,依旧应当继续负担对被抚养人的法定义务,支付生活费、学费、医疗费等抚养费用。找法网提醒,如果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监护人并非故意犯罪的,并且对所实施的侵害行为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恢复其监护人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七条:依法负担被监护人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应当继续履行负担的义务。

  三、剥夺监护权的条件是什么

  剥夺或撤销监护权的条件如下:

  1.经有关人员或单位申请。

  2.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3.须由人民法院撤消。

  下列单位和人员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1.未成年人的其他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2.未成年人住所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

  3.民政部门及其设立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

  4.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学校等团体和单位。

  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一般由上述中负责临时照料未成年人的单位和人员提出,也可以由上述中其他单位和人员提出。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