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规定哪些人有民事权利能力

2022-09-23 15: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和社会组织有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社会组织的民事权利能力自成立之初开始具有,到注销登记法人终止时消灭。
民法典规定哪些人有民事权利能力

  一、民法典规定哪些人有民事权利能力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和社会组织有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或社会组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权利能力是自然人或法人享有民事权利的前提,但它不是具体的民事权利。民事权利能力仅仅是一种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或可能性,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是一直存在的,但具有这种资格的主体要享有某项实际的权利,还必须通过一定的行为参加到某一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去。

  二、几岁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找法网提醒您,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三、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

  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有:

  1.主体的平等性

  我国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平等性。

  (1)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民事权利能力方面都是平等和无区别的。

  (2)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资格平等地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不受有无行为能力的限制。

  2.内容的统一性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是指法律赋予公民可以享有原各种民事权利和应当承担的各种民事义务的范围。公民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3.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