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是几年

2022-09-19 15: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法典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当事人应当从知道自身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的三年内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超过诉讼时效的将丧失其胜诉权。但是如果有特殊情况也可以申请延长,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民法典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是几年

  一、民法典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是几年

  民法典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找法网提醒您,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民间借贷纠纷举证要注意什么

  民间借贷纠纷举证要注意有:

  1.法院在使用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时,要求当事人须于收到本院举证通知书之次日起三十日内完成举证;在适用简易程序时,要求当事人须于收到本院举证通知之次日十五日内完成举证。

  2.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3.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应依法在举证期限届满七日前提出。

  三、诉讼时效具有什么特征

  诉讼时效具有的特征如下:

  1.诉讼时效是民事法律事实。

  2.诉讼时效期间是法定期间。

  3.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直接后果是民事权利丧失民事法律保护。

  4.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的民事权利处于自然状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