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中房产证下来后是否能撤销合同

2022-10-31 19: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法典中房产证下来后是能撤销合同的,只要是因欺诈、威胁、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形而签订的合同。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民法典中房产证下来后是否能撤销合同

  一、民法典中房产证下来后是否能撤销合同

  民法典中房产证下来后是能撤销合同的,房屋买卖办理产权登记领取房产证后,如果买卖合同有撤销的情形,在撤销期限内,不影响当事人申请撤销合同。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2.因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如果履行对其有重大不利的合同。

  3.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虚假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时效

  可变更可撤销合同适用一年的除斥期间。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可撤销合同有什么特点

  可撤销合同有以下特点:

  1.订立合同时存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

  2.在提出变更或撤销前。合同已经成立,但因欠缺某些对社会,对他人无影响的有效要件,找法网提醒您,如果当事人无异议,则可以正常履行,视为有效合同。

  3.意思表示不真实的一方对合同的变更或撤销有选择权。

  4.经当事人变更符合生效条件的,合同自变更协议达成后生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