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社会公序良俗包括哪些行为

2021-01-18 16:1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说到社会公共秩序,大家应该简单的了解一下,为了约束民事主体的个人行为,对于一些民事公共秩序是要多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制度,了解一些社会公德等相关的内容,那么社会公序良俗包括哪些行为?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
社会公序良俗包括哪些行为

  一、社会公序良俗包括哪些行为

  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是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大陆法系国家以及我国澳门和台湾地区民法典中使用的概念。在德国民法中,与公序良俗相当的概念是善良风俗。在英美法中,与此类似的概念则是公共政策。我国现行法并未采纳公序良俗的概念和表述,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关于社会公德、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的规定,通常被认为是承认了公序良俗原则。所谓公序,即社会一般利益,在我国现行法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良俗,即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包括我国现行法上所称的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

  二、社会公序良俗理论依据

  公序良俗原则基本理论依据是: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权利不可滥用的辨证统一性。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意味着民事主体在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则和法律不禁止的条件下,可自愿选择满足或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权利不可滥用意味着对民事主体权利行使时,其行为应符合善良风俗习惯,并不损害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一般的公共秩序要求。尤其是在法律不足以评价主体行为时,公序良俗原则可以限制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及权利滥用。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一贯注重德行教化的作用,由此造就了中华法系偏重伦理性的法律精神。

  三、社会公序良俗规定原因

  民法之所以需要规定公序良俗原则,是因为立法当时不可能预见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做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故设立公序良俗原则,以弥补禁止性规定之不足。

  公序良俗原则包含了法官自由裁量的因素,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而能处理现代市场经济中发生的各种新问题,在确保国家一般利益、社会道德秩序,以及协调各种利益冲突、保护弱者、维护社会正义等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机能。当遇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社会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又缺乏相应的禁止性法律规定时,法院可直接依据公序良俗原则认定该行为无效。

  以上就是关于社会公序良俗包括哪些行为的相关介绍,对于公序良俗的原则要简单的了解一下,立法也是为了更好的维护民事主体的个人权益,减少损害公共秩序和利益的相关行为,对此如果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可以咨询一下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